徐州琴鼓网
加入收藏

淮海琴书介绍

更新时间:2016-05-23 文章作者:管理员 信息来源:徐州琴鼓网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

详情介绍

        淮海地区,是指以徐州为中心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东临黄海,西接中原,南邻江淮,北连齐鲁。淮海地区是由历史、地貌形成的人文与经济区域,自古就保持着密切的人际来往、经济贸易、文化往来与社会联系。

       淮海琴书,又名扬琴书,亦称打蛮船,流行于淮安、徐州、宿迁、连云港、鲁南、皖北一带,是全国范围内流行较广的一大曲种,它以优美的音乐和悦耳的唱腔吸引着不同年龄层次的听众,是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喜爱的曲种之一。

淮海琴书.jpg

  淮海琴书有六百年历史,第一个脚本取材于清乾隆51年,江南蛮子罗三元运漕米进京,回来时路过山东临清,拐骗当地妇女,途径宿迁境内,事情败露,当地群众砸船救人的故事。说书人把这个题材编成曲艺脚本,利用河南坠子,采用柳琴戏唱腔,最后逐渐演变成淮海琴书。
  淮海琴书于1952年传入涟水。当时,淮阴县渔人钱玉华(盲艺人)来涟定居,加入涟水曲协组织,并开始传艺授徒。1960年左右,淮海琴书南门传人梁洪来涟水定居,参加曲协组织。沭阳县琴书艺人潘洪德到涟水县西北一带演唱琴书,并开门授徒。涟水的琴书艺人至今已经发展到100多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涟水的一些乡镇经常邀请全县著名淮海琴书艺人刘连勋、朱法章、金德银等,利用淮海琴书配合时事进行政策法律法规宣传。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淮海琴书艺人多次被邀请到大型水利工地表演。八十年代以来,涟水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等党政部门经常组织淮海琴书艺人到电视台录像,在全县进行播放,受到全县干群的欢迎和好评。
  现“淮海琴书”的定名源于1975年。其时,原淮阴(现淮安)专署文教处组织全专区曲艺会演,专区文教处处长吕文樵同志把这个在淮海大地流传深广的民间地方曲种定名为“淮海琴书”。1990年,《中国曲艺志》(江苏分卷)根据淮阴市文化局上报曲种条目,将“淮海琴书”载入国家级志书。
  淮海琴书一般是“双档”演唱,多是一男一女,俗称为“死夹档子”,一人拉坠子,另一人敲琴打版。有时也有单档演出的,只敲杨琴唱,或者是只拉坠子唱,用脚绑代板,有时采用多人演唱,则配以笛子、二胡、三弦等,大有戏曲演唱的风味,可谓是妙趣横生。
  淮海琴书音乐,经过艺人几百年传承、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曲牌,如“百鸟朝凤曲”,演奏者凭借指功就能奏出婉转悠扬、悦耳动听的鸟鹊争鸣、鸡鸣狗吠,可谓是别具一格。
  淮海琴书唱腔曲牌分为“滚板”、“抒情”、“喜调”和“悲调”等数种类型,不仅演唱者有喜怒哀愁的声调表情,在乐器的过门上也有明显的区分。喜怒哀乐的唱腔和音乐相吻合,对剧中人的性格刻画有极大的渲染力,唤起听众的共鸣。淮海琴书演唱的一个特点是:乐器只伴奏过门,唱句中不采取音乐伴奏的方法,这样就保证了演唱吐出的字字句句全部清晰的无干扰的送进听众耳朵,保证了演唱效果。留给听众的印象是入耳、入脑、好听、好记,深得广大听众的喜爱。
  八十年代,涟水的曲艺活动进入了高潮,淮海琴书艺人活跃在全县城乡,淮海琴书的演唱成为普遍受到欢迎的文艺形式。多少年来,淮海琴书艺人都坚持以这种文艺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法律法规、表扬好人好事,为当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淮海琴书,在涟水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对展现涟水地方文化创造力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代表性。为传承好这一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涟水县历经几年收集、整理淮海琴书相关资料,积极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淮安市人民政府于2008年1月22日予以公布。目前,已陆续举办了几期淮海琴书培训班,县里每一次文艺演出活动,会、调演都有淮海琴书参加,并将淮海琴书演唱设置成资料片,不定期在涟水电视台播放。同时,对过去已经记录的珍贵资料,进行数字化保存。涟水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县、乡两级政府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拨款及自筹经费约80万元用于为“淮海琴书”搭建固定的活动中心、举办文艺演出活动、腾出房屋作为淮海琴书创作室;开辟淮海琴书演唱艺人刘连勋专柜,对其获得的奖状、奖牌予以陈列;为了保证淮海琴书演唱艺人的正常创作和演出,镇政府明确规定,凡正常演唱淮海琴书的艺人可免除其公差农务,解除了演唱人员的后顾之忧,调动了他们的演唱积极性,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较好地传承。
  目前,涟水正在进一步收集、整理、加工淮海琴书相关资料,准备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