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琴鼓网
加入收藏

失明琴书老艺人徐德亮唱尽离奇悲喜

更新时间:2016-04-06 文章作者:管理员 信息来源:徐州琴鼓网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

详情介绍

   【心灵地图】
    失明老人半个世纪的琴书情结
    濉溪县百善镇72岁高龄老艺人徐德亮是淮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琴书的传承人。从16岁拜师学艺一直唱琴书至今,徐德亮已经与琴书结缘半个多世纪。
    老人身体硬朗健壮,精神状态也好,操着一口地道的濉溪方言,尽管沟通上有些困难,但尚且能够明白我言语的意思。
    徐德亮自幼双目失明,表演时都会戴着黑色墨镜,这是他的必备工具。当地人也将他演唱的琴书称为“瞎腔”。因为是自己一人拉坠胡,足蹬脚踏板,口唱曲调,这又被称作琴书的“三张嘴”,即单纯靠嘴、手、脚当众表演  
    在淮北地区曲艺界,琴书曾分为“柴门”和“张门”两大派,这两个门派原是一门,他们对辈分的排列十分讲究,具体的辈分排列顺序为:“道德通传敬、真宗守太卿、阴阳来复本、何教永元明、治理忠诚信、冲正四法兴。”这30辈中。徐德亮跑的是“永”字,系张门第18代传承人。
 

72岁高龄老艺人徐德亮.jpg
72岁高龄徐德亮老艺人在即兴表演
 

    【记忆碎片】
 
    16岁学艺,唱琴书养活一家7口人
 
    1941年出生的徐德亮因自幼双目失明,没读过半点书,他说,自己是个名副其实的文盲加眼盲,16岁跟随启蒙老师关荣标学习琴书艺术,1962年参加了濉溪县文化馆的考试,考入了濉溪县曲艺队。在曲艺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因身体残疾没少受别人的歧视。后来遇到恩师刘大发(著名琴书艺人,已故),被刘大发收为门徒,成为琴书张门派第18代传承人。
 
    由于琴书艺人一直是散落在民间表演,生活十分艰苦,加上徐德亮因双目失明,行走不便更是不容易。1965年,徐德亮与妻子纪淑珍结了婚,生养了5个孩子,加上妻子手部残疾也不能做多少活,一大家子7口人就靠他唱琴书来养活。他说,这是负担也是动力,那时候黑天白夜的练唱,终于在琴书上有所成就。除了自己四处唱,主动找他唱场子的也多,那时听琴书的观众,有给钱也有给粮食的,就这样,他靠着自己的劳动养活了一大家子人。也有找他拜师学艺的,在他的弟子中,要数赵永兰、王巨成、徐怀东和赵淑兰成绩突出,他希望有更多人和他一起,将琴书的艺术传承下去。
 
    【寻找之旅】
 
    淮北琴书大多流散在民间
 
    和其他戏曲一样,我原以为琴书也会有专业的剧团维系其传承。结果得知,淮北琴书主要散落在民间,并没有专门的团队或机构在从事琴书的演艺。这样一来,我担心几经周折仍可能找不到演唱琴书的艺人。通过当地宣传部门获悉,淮北琴书目前主要存于淮北濉溪一带,濉溪县文化馆还能找到些相关资料。通过文化馆,我又得知琴书的市级非遗项目的申请是由当地一位叫张奎的唢呐老师帮助琴书老艺人徐德亮拟写,他对琴书也颇了解。这样一来,我只要找到张奎老师,就不难联系上藏在民间的老艺人了。
 
    从合肥坐车到淮北然后转到濉溪,在濉溪街上找到了“东风琴行”,这是张奎老师的店,张奎自己办了一个“东风剧团”,从事演出工作,他本人是淮北非遗唢呐的传承人,琴书老艺人徐德亮是他剧团的一分子,老人偶尔也会参与演出,两人认识二十多年了。
 
    张奎介绍,淮北琴书,濉溪一带人较为熟悉。同样作为曲艺艺人,他却没少听过,目前整个淮北地区,专业唱琴书的也就三四个人。通过资料得知,淮北琴书是在宿州灵璧、泗县、淮北、淮南以及豫东地区的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流行于皖北、苏西、豫东、鲁西南一带,约形成于19世纪中叶。因最早流行于泗州府地区,又称“泗州琴书”,民间又称扬琴戏。过去没有扬琴伴奏,琴书被称为“丝弦”。后来,唱丝弦加上扬琴伴奏,叫唱扬琴,再后来,唱扬琴的学会说大部书,才有“琴书”之称。
 
    学琴书要先学“三张嘴”
 
    在琴行,我见到了徐德亮老人,老人是当天从百善镇赶过来的。
 
    老人告诉我,学琴书当然要先拜琴书师傅学艺,师傅传授此艺术,徒弟必须先学“三张嘴”,这是唱琴书的基本功,即“敲琴”、“打板”、“唱曲”,然后才能学段子,学大部书。他当年学过的传统段子有十几部之多,如《张廷秀私访》、《金钱红绫罗衫记》、《呼延庆北国认父》、《九死还阳传》、《郑月兰告状》等。
 
    琴书是以说唱结合的曲艺形式,唱为主,说为辅。徐德亮介绍,唱琴书要先开场,然后演唱小段,接着“开正本”,也就是唱大部书。长篇的大部书,完整的要持续唱半个月到一个月才能唱完,平时演出只唱其中一段,在演出间歇通常设置卡扣,俗称拴马桩,让听众流连忘返,不舍离去。淮北琴书在演唱小段之前,还有和观众交流的语言和唱段,以表现艺人谦虚和蔼的态度,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唱腔高低起伏,收放有度,旋律明快,开场要有欢快的引子,中间穿插道白,特别是长篇故事,连说带唱,对嗓音的条件要求很高,其次要求口齿伶俐。特别是快板,说唱连贯,一气呵成,强调说唱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种表演很受当地人的喜爱。
 
    淮北琴书的音乐曲牌有《大八板》、《小五板》、《垛子板》、《慢板》、《快板》、《喜调子》、《哀调子》等,其中《八大板》曲调鲜明,变化无穷,特别是坠胡伴奏,充分显示出它的特点。
 
    伴奏乐器不起眼却惊“色”四座
 
    攀谈中,老人拿出琴书演出时伴奏的乐器,有条不紊地摆弄好,动作娴熟,让人不敢相信他是完全看不见的。
 
    老人手中的这套乐器第一眼瞧上去有些寒碜,但能断定是手工制作,木头和麻绳的材料,样子十分粗糙,与乐器店里的精致远不能比。这些略显破旧的乐器就是琴书的伴奏乐器——坠胡和檀板。坠胡的造型跟二胡相似。可檀板,没见过的人必定要惊讶一番,它们多是找乡人用梧桐木手工制作,造型也十分奇特,一根支柱,用细麻绳穿着头和尾,头部有个半圆板桩,底部是一块小踏板,绑在凳子腿的一侧。
 
    徐德亮老人在另一张凳子上坐下,坠胡架在腿上,一手握弓,一手拉弦,右脚踩住踏板,就这样有节奏地拉开了场。琴书开唱前要先合奏一段曲牌 《大八板》来“拉拉场”,也叫 “打闹台”,目的是把观众吸引过来听书。拉场的前奏可着实惊讶了我,不起眼的两样伴奏乐器,在老人的操控下,一拍一合,拉起了动听欢快地音乐。约三五分钟后,老人便开唱了,这一开唱简直让人不敢相信,一副清亮的嗓音,抑扬顿挫,虽不太明白其中的唱词,但能深深感受到其中的喜悲气息,真切动人。
 
    徐德亮介绍,伴奏乐器起初只有坠胡、颤板、扬琴,后来又增加了二胡、笙、笛子、琵琶等。其演唱手段也由过去单纯靠嘴、手、脚当众表演变为现在的运用磁带、光碟等现代演唱载体来表现,可由一人至多人演唱,通常由两名演员配合完成演唱,一人唱一人帮助弹扬琴、打板。现在像徐德亮和张奎这样的民间剧团合作,大多采取这样的形式,很受群众喜爱。
 
    传奇故事、生活花絮皆可入戏
 
    淮北琴书的历史源远流长,原是农民自娱的业余文艺,上世纪50年代被搬上舞台并诞生了第一批专业演员。淮北琴书的曲腔对文学载力强,既能说唱传奇大书,又能咏唱抒怀寄情的曲段,便于表现长篇文学作品。传统曲目十分丰富,有长篇、中篇和小段,以中篇为主,小段有《小二姐做梦》、《双秃子闹房》、《猪八戒拱地》、《两合子账》、《潘金莲拾麦》等。中篇有《王林休妻》、《拉荆芭》、《双贤记》和《水漫蓝桥》等。长篇有《十把穿金扇》、《金钱红绫罗衫记》、《九死还阳记》《孟丽君脱靴》和《张廷秀私访》等。进入城市后,又增加了《说唐》、《东西汉》、《杨家将》等长篇。50年代后,又编译了反映现代戏的新曲目,如《雷锋》、《烈火金刚》等。
 
    琴书题材广泛,可表现文学作品,传奇故事,生活花絮,也可现编现唱,内容可长可短,任意发挥。多反映家庭生活和爱情故事,也有反映历史题材,如《双贤记》、《罗衫记》等。流传曲目多以人文戏为主,地方群众称其为“鞋筐子戏”。后来老艺人不断创新,在演唱中也逐步出现了一些武戏。如安徽省著名的民间曲艺家商小眼(艺名),以创作《王华买爹》、《王天保下苏州》、《李双喜借账》等一大批传统曲艺剧目,并以其浑厚的嗓音、清脆的琴声颇受群众欢迎,成为当地农村的一道别致的文化大餐。
 
    【民间语文】
 
    各种琴书起源不一
 
    作为中国曲艺曲种的琴书,它的种类很多,除了安徽淮北琴书,还有北京琴书、翼城琴书、武乡琴书、徐州琴书、山东琴书、贵州琴书、四川琴书、云南琴书等。各种琴书起源不一,大多是由当地民歌、小调发展而成。淮北琴书是在泗州地区的老凤阳歌、泗州调、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京琴书、山东琴书最早是农民农闲时传唱自娱,后来发展为专业演唱。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琴书有了新的发展,成为流行于大江南北的主要曲种。
 
    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