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琴鼓网
加入收藏

琴书说唱韵悠扬

更新时间:2016-05-13 文章作者:管理员 信息来源:徐州琴鼓网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

详情介绍

 唱曲流泻出的是地道的濉溪方言,尽管听着有些许困难,但仍能从音律的抑扬顿挫中体味到丝丝韵味。在濉溪县百善镇叶刘湖村,73岁的徐德亮老人,手上拉着手工木制的坠胡、脚下踩着脚踏板,用高亢嘹亮的曲调,诉说着对淮北琴书的追忆历程。

  淮北琴书作为地方曲艺的大曲种之一,是说唱结合的曲艺形式,唱为主、说为辅。作为琴书曲艺的传承人,徐德亮16岁起便跟着启蒙老师关荣标学习,“我自幼双目失明,父亲只是想着让我学门吃饭的手艺。”由盲人演唱的琴书,被称为“瞎腔”。因为是一个人拉坠胡、蹬脚踏板、演唱曲调,所以又被称作“三张嘴”。

  “师傅传授技艺,徒弟必须先学‘三张嘴’,才能学段子、学大部书。”徐德亮说,“早先没有洋琴伴奏,这门技艺被称为‘丝弦’。之后有了洋琴,唱丝弦加上洋琴伴奏,所以叫做‘唱洋琴’。再后来,唱洋琴说大部书,便有了‘琴书’之称。”1962年,徐德亮参加了濉溪县文化馆的考试,考入了县曲艺队。“那时候的农村缺少文化娱乐活动。曲艺队一下乡,就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唱琴书首先是开场,然后是唱小段,接着才是“开正本”,也就是唱大部书。“长篇大部书得持续唱上半个月到一个月才能唱完,而平时演出我们只唱其中一段。老百姓可不管这些,一声声地叫好,非得听个过瘾才行。”那时在淮北地区,琴书主要分为萧县的“柴门”和百善杨柳集的“张门”两大派。徐德亮拜了“张门”的刘大发为师,成为张门第18代传人。“门派对辈分的排列很是讲究,到我这是‘永’字辈。”传授技艺都是由师傅一句一句地教,规矩十分严格。

1_7041154243.jpg

徐德亮在家门口为农闲的乡亲们表演淮北琴书

  徐德亮在师傅刘大发门下渐渐学会了传统段子《金钱红绫罗衫记》《郑月兰告状》《呼延庆北国认父》等,有十几部之多。“咱们的琴书演出的流传曲目多以人文戏为主,听众喜欢称其为‘鞋筐子戏’。由于琴书历史悠久,加上老艺人不断创新,在演唱中也逐步出现了一些武戏。”“我并不知道淮北琴书是在什么曲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敲琴、打板、唱曲’这‘三张嘴’却实实在在是琴书表演技艺的精粹。”坠胡架在左腿上,左手按弦、右手执弓,右脚也不得闲,踩住踏板。顷刻间,高亢的曲调和嗓音敲击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

  “琴书开场前,必先奏一段曲牌《大八板》,把观众吸引过来听书,我们称为‘拉拉场’,老百姓叫做‘打闹台’。”徐德亮介绍说,淮北琴书光曲牌就有《大八板》《小五板》《垛子板》《慢板》《快板》《喜调子》《哀调子》等。

  旋律优美,板式繁丽,既能说唱传奇大书,又能咏唱抒怀寄情的曲段,唱词具有淮北地域特色。但随着时代发展,像琴书这样源于乡间生活、形式纯朴无华的艺术,逐渐被流行音乐所取代。说到这,徐德亮无可奈何地叹着气,“学习这门技艺的大多都是个人,不存在团体形式。看这一行赚不来钱、没有前途,年轻人都不愿意学,收徒弟难啊。”一边娴熟地拉动琴弦,一边在悠扬的曲调中追忆往昔琴书在乡间大受欢迎的时光。如今,徐德亮多是被唢呐班请去做个红白喜事,维持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