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琴鼓网
加入收藏

徐州琴书传承的大幕永不落

更新时间:2019-09-11 文章作者:管理员 信息来源:徐州琴鼓网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

详情介绍

徐州琴书传承的大幕永不落1.jpg

彭韵徐州琴书研究院挂牌之际,全体工作人员与道贺嘉宾合影

徐州琴书传承的大幕永不落2.jpg

8月31日徐州琴书展演现场,琴后立者为徐州琴书嫡传弟子孙茂荣女士,左2为徐州琴书表演者李全营先生

徐州琴书传承的大幕永不落3.jpg

展演现场,丁培鑫院长与老艺术家们喜相逢

圈子档案

圈名:彭韵徐州琴书研究院

圈龄:1年

人数:9人

年龄:平均年龄60岁

活动情况:每周三

当秋凉渐入脚下,当徐州的空气不再炙热,8月31日的人民舞台剧场进行了非遗曲目——徐州琴书“热”演。这曾被徐州人广为传唱的“瞎腔”,不知从何时起与我们渐行渐远。提及徐州琴书,彭韵徐州琴书研究院院长丁培鑫便打开了话匣子……

情结与使命

传承与发展纪念与盛会

彭韵徐州琴书研究院筹建于2018年8月31日,之前有着浓浓情结的丁培鑫、孙茂荣等徐州琴书爱好者常常在一起说琴书、唱琴书,也编排一些徐州琴书小段子到部队和学校演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好多年轻人并不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徐州琴书这一曲种。孙茂荣看到这一现象,想起爸妈的担心。

从小听着这熟悉旋律长大的孙茂荣女士,是徐州琴书老艺术家孙成才、朱帮侠的爱女。她从小跟着爸妈学唱琴书,15岁考进剧团成为琴书演员。孙成才夫妇进入耄耋之年,常常为徐州琴书的传承而忧心忡忡。二老焦虑的眼神,孙茂荣都记在心里。渐渐地,她想应该为爸妈、也为徐州琴书做点事情。怎么做呢?当她将这一想法告诉了同样喜欢徐州琴书的丁培鑫等人,恰好他们也有同感,于是一拍即合,同时还产生了一种不可推卸的使命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准备,大家决定成立一个彭韵徐州琴书研究院。丁培鑫、孙茂荣等老师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开始筹集资金再去相关部门注册。困难是有的,但是他们几个人打定主意走下去,要让这曾经家喻户晓的琴书传承下去。

传承与发展

他们除了工作之外,将徐州琴书的传承和发展放在首位。关于传承,他们注重从娃娃抓起,今年丰县某小学带领200多名学生进行研学之旅,孩子们到徐州了解徐州的汉文化和非遗文化。徐州琴书是重点了解之一。在院长丁培鑫、孙茂荣等工作人员的精心策划下,为孩子们讲解徐州琴书的历史以及表演形式。徐州琴书表演艺术家,90多岁的朱帮侠还来到孩子们中间,亲自为孩子们表演了传统剧目《猪八戒拱地》。

丁培鑫老师还担任着徐州某特殊学校的艺术指导老师,常去该校教授孩子们音乐。一天,他和孙茂荣老师再次去为盲童们上音乐课。突然丁培鑫老师脑海里冒出一个念头——何不教教这些学生徐州琴书呢?于是他对孙茂荣说:你教孩子们唱徐州琴书怎么样?孙老师愣了一下,欣然同意。

孙老师唱了两段,学生们脸上露出好奇和欣喜的笑容。从此他们定期去那所学校,教孩子们唱琴书。孙老师教得格外细心,并手把手地让孩子们试着敲琴演唱的感觉。盲童们虽然看不见,听力和接受能力却很强。不久,大部分孩子已经会唱徐州琴书的一些片段。之后,筹备中的研究院还特意给孩子们送了一架扬琴,以便于他们自己练习。

后来,学校老师还专程带领孩子们来到研究院。那天已经90岁高龄的老艺术家朱帮侠,看见远道而来的孩子们既感慨又高兴,她亲自为孩子表演了徐州琴书,之后还为孩子们一一指点唱腔。听到朱奶奶笑声的孩子们非常开心,围着老人问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纪念与盛会

琴书研究院从筹建以来,丁培鑫、孙茂荣和队员们为了徐州琴书的传承不遗余力地做着各种工作和宣传。举办徐州琴书的展示演出,一直是孙茂荣的心愿,也是大家的梦想。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在8月31日,徐州琴书展演在徐州人民舞台徐徐拉开帷幕。这是由丁培鑫院长担纲总策划、总导演的展演。这一日是该院筹建一周年,恰好之前几日注册建院也正式获批。

此时琴声愈加悠扬,久违的唱腔响彻整个剧场。精心排演徐州琴书的“老戏新段”逐一在大大的舞台上亮相。李全营和孙茂荣表演的《让座》、慧中刚和王秀梅表演的《猫和老鼠》等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最后朱帮侠携众弟子表演的《猪八戒拱地》更是掌声雷动。异彩纷呈的唱段让展演高潮迭起,演出的大幕在千余双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徐徐落下。

展演落幕了,而传承徐州琴书的责任没有落幕,彭韵徐州琴书研究院任重而道远。

链接:

徐州琴书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曾经被称为“瞎腔”。与苏州评弹、扬州平话,并列为省三大曲种,曾是徐州人街头巷尾的流行曲,深受大众的喜爱。2008年江苏徐州申报的徐州琴书,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2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图/戴月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转自中国徐州网,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转载只为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