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琴鼓网
加入收藏

徐州琴书创始人:曾经“一张唱片救活了十几个厂家”

更新时间:2019-11-05 文章作者:管理员 信息来源:徐州琴鼓网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

详情介绍

徐州琴书作为徐州地区的主要曲种由丝弦、扬琴发展而来与北京琴书、山东琴书并称为中国三大琴书。因其曲调丰富,通俗易懂,既有南方曲艺的秀雅柔美,又有北方曲艺的粗犷刚劲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徐州琴书创始人

在徐州,有一位年近90的老人,她,提取众多民间各派唱法,粹取了多年演唱经验风格,改革创新的独特技法,把当年田间地头唱扬琴的群众文化娱乐推进了剧场,登上了正式舞台。她就是国家非遗项目徐州琴书的创始人朱帮侠。

朱帮侠,出身于徐州新沂的梨园世家,7岁师从父亲,10岁登台演出,随后与弟弟一起同台演出。由于朱帮侠脑子非常灵,听到人家唱的歌、腔调,她就能综合到琴书的调子里来。

(戏校学生练习)

1955年,朱帮侠在他人的介绍下,与唱扬琴的孙成才结秦晋之好,此后,二人同台演出,因才艺出众,成为唱扬琴的佼佼者。

1957年,参加徐州汇演获得二等奖,第二年便被调到徐州戏曲学校(睢宁县艺校)任教,夫妇二人一边演出一边教学,为徐州琴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培养出众多知名艺人,为徐州琴书的传承奉献了毕生的心血。

(朱帮侠与孙成才)

徐州琴书以前叫唱扬琴,1958年徐州琴书参加省汇演,他们夫妇两人建议将唱扬琴改为徐州琴书,并得到大家的认可,从此徐州琴书就叫开来了。

1958年徐州市成立艺校,睢宁县艺校与徐州艺校合并,两位艺术家随睢宁县艺校迁入徐州艺校任教。

(朱帮侠与孙成才同台演出)

在曲艺界,曾流传“一张唱片救活了十几个厂家”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和朱帮侠夫妇有关。1984年,朱帮侠夫妇应中国上海唱片社邀请,录制了中篇琴书《王天保下苏州》等唱片,一时掀起大范围的琴书热。几十万听众争相抢购唱机、唱片,多家无线电厂因此摆脱了困境。当时,徐州城乡到处可以看到人们围着唱机听徐州琴书的动人场面,许多商户也播放徐州琴书招徕顾客。

如今,高龄在家的朱帮侠经常在家练习琴书,几十年前唱的琴书内容,老人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唱词就像刻在脑子里一样,让人称奇。

朱帮侠老人没上过一天学,也不认识字,她记词靠的可不是死记硬背,因为一部完整的琴书内容要唱几个月才能结束,全都是自己创作编排的,所以印象深刻。

徐州琴书走出国门,用传统曲艺方式在国外讲述中国故事,受到了外国观众的欢迎与喜爱。 这是朱帮侠老人最希望看到的一幕,她希望他们夫妇二人创始的徐州琴书能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