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琴鼓网
加入收藏

琴书名家-陈元爱

更新时间:2015-10-19 文章作者:管理员 信息来源:徐州琴鼓网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

详情介绍

白大妮旧照

白大妮旧照

白大妮夫妇合影

白大妮夫妇合影

  “从鲁南到皖北,哪个不知道白大妮儿?”

  誉满苏鲁豫皖的琴书艺术家白大妮儿,不姓白,她的艺名叫陈元爱,“白大妮儿”是她的外号、雅号。按艺术界班辈的排列,有“和、教、永、元、明……”,她是“元”字班。

  陈元爱是江苏省丰县人,1939年出生于丰县赵庄镇陈集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有句古话说:“美女出民间”。陈元爱从小就长得明眉大眼、细皮嫩肉、天真活泼、白净可爱,人送外号“白大妮”。“白大妮”童年学琴书,后加入丰县曲艺队,成为曲坛新秀,一举成名。

  她从学艺到退休的44个春秋,常年在外演出,常常是一天说唱一至二场,平均每年演出300余场。她唱遍了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广大城乡,还到过西安、郑州、平顶山、上海、天津和济南等地,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曾任县曲艺队负责人、县政协委员。

  ●●●童年学艺●●●

  “白大妮”从小就长得十分俊美,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爱说爱唱,尤其喜爱民间说唱。她从八九岁起,只要邻村有说书唱戏的,她每场必到。她是个有心人,爱听爱唱爱记,有些小段儿,听人唱过,她就记个差不多,并能模仿唱起来。

  在那个没有电影、没有电视的年代,乡间艺人唱扬琴(琴书)的较多,她和本村几个姑娘一心想学唱扬琴。因为受旧社会保守思想的影响,说唱艺人的社会地位低,被人看不起,尤其是女孩学唱戏,更会让人说三道四。父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坚决反对。但已经迷上扬琴的“白大妮”意志坚决,兴致难移。她白天下地割草,铲筐一放,画地为琴,用树枝作琴捶,瓦片作手板,练习敲琴打板;晚上纺棉,也是边纺边唱,一心扑在了扬琴上。

  她很有艺术天分,聪颖好学,能说善唱,十来岁就能有模有样地说唱一些小段儿。父亲见她还真是块唱扬琴的“料”,在她的苦苦哀求下,终于答应让她试试。她本家叔就是唱扬琴的,“白大妮”从11岁起就跟叔叔学起了扬琴。不久,便拜师本县著名扬琴艺人茌永娇。茌永娇也是门里出身,是身怀绝技的一名演员,唱、拉具佳,尤其软弓子京胡,更是一绝。

  “白大妮”有一定基础,又得名师指教,勤学苦练,几个月便能演唱《佘太君表功》、《许仙借伞》等小段儿。

  “白大妮”没上过学,没文化,全靠师傅口传,脑子记。记不住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每天夜里躺在床上,闭着眼背词,一遍又一遍,直到背熟为止。

  1956年丰县成立了曲艺联合会,年仅17岁的“白大妮儿”加入了该会,成为县曲艺队专业人员。1958年,她与本乡大彭庄的弦手彭利华结了婚,可说是郎才女貌,才子配佳人,志同道合的艺术生涯,使他们成为天生的一对佳偶。

  彭利华本来师从著名坠子艺人贾教祥先生学拉大坠子,后因与“白大妮”结伴演出,改拉坠琴,同样成为这一行当的佼佼者。

  ●●●艺术特色●●●

  “白大妮”之所以这么响亮,这么迷人,她有什么秘诀呢?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名人的形成,不是自封的,也不是自吹的,这些荣誉都是人民群众所赠予的。

  “白大妮”能够誉满城乡,究其特点有四:

  一是她人长得美,舞台形象好。她窈窕的身材,白皙的面容,端正的五官,飘逸的黑发,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眉目传神;高高的身段如春风抚柳;“白大妮儿”的雅号就是因为她面白漂亮而得名。群众所送的这个雅号恰如其分,温馨中带有尊敬,直到她四五十岁,仍不改当年的芳容。

  二是她唱得好,“说、学、逗、唱”样样具佳。观众说她“唱得泼”,说唱起来就像机关枪,越唱越有劲,遇到激情垛子板,一连就是几十句上百句,越唱越带劲,越唱越响亮。她的说唱,字正腔圆,传声博远,洪亮优美,回声悠扬,确有绕梁三日之感。说她是金喉咙、银嗓子,连唱三天三夜不倒嗓,吐字清,韵道实,“句句送到耳朵眼里。”当年的社会条件下,在没有扩音设备的情况下,她的唱词清晰响亮,甜润悠远。

  她性格活泼,爱说爱笑。听众夸她是“装猫变狗,演啥像啥,学啥像啥。”喜剧能让人笑得掉眼泪,苦戏能让人哭声一片、鼻涕“过河”。

  三是接受能力强,演戏来得快。别人完不成、不敢接的演出任务,她敢接,并能完成的很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上级进行文艺改革,不准唱老戏(传统曲目)。丰县曲艺队人员集中学习月余,其中要求学唱新编唱本《智取威虎山》。学习结束后,没一个能唱、敢唱的,唯有“白大妮”。汇演结束后,受到领导的赞扬,并安排她可以公开卖票演出(每位5分钱),每天一场,每场两小时,这部书可以连说五天,“白大妮”一炮打响。

  第四个特点是善用悬念,善使“扣子”。如“只见钢刀高高举起,人头将要落地”的千钧一发之际,她来个“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高呼着“都别走,再来一段!”每每给人们留下欲罢不能的悬念和期盼!

  ●●●艰难岁月●●●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给全国的文学艺术家们带来了一场灭顶之灾,琴书名人“白大妮”也不例外。她被从县曲艺队下放回老家——丰县赵庄人民公社大彭庄,从琴书表演艺术家变成了一位农民。她非常不理解,难道这流传千百年的民间曲艺,深受群众欢迎的琴书就此泯灭了吗?

  对于当地的老百姓来说,“白大妮”回来倒是一件高兴的事。因为大家都喜欢她的琴书,每当乡村召开干部会、社员会,大家都喊着要活跃会场气氛,其实就是想听“白大妮”的扬琴戏。同处本乡的邓贞兰善于创作反映农村生活和时代潮流的小段儿,很受当地领导重视。他们经常合作,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编演琴书小段。

  “白大妮”平时爱说爱笑,能放得下架子,接近群众。在老百姓一年到头是“红芋馍、红芋饭,称盐等着鸡下蛋”的艰难岁月里,她在本村和周边村里唱戏不要钱,生产队里给记工分就行。后来在全乡巡回演出时,夫妻俩一天只收5块钱,为各类会议演出不要钱,都是义务宣传员。

  在大力宣传农业“旱改水”的年代,文化站长邓贞兰根据县委工作部署,创作了说唱旱改水的琴书《八姐妹大闹盐碱庄》,由“白大妮”先在本乡试唱,很受欢迎。后经丰县广播站录音在全县播放。

  在那“样板戏”占领文艺舞台,几乎长期听不到民间曲艺的年代,县城大街上的大喇叭突然响起了悠扬悦耳的琴声,接着是“白大妮”的《八姐妹大闹盐碱庄》,真是惊天动地,一鸣惊人,人们惊呆了,乐呆了!“白大妮儿的扬琴好啊!听听……”县城百货大楼前来往的行人停下了脚步,一个个仰着脸,眼睛盯着大喇叭,听得入神入迷,人越聚越多,大喇叭前竟聚了几百人,交通为之拥堵。

  ●●●戏迷轶事●●●

  当年,提起琴书艺人“白大妮”,在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又美,唱又好,四省八县也少找。”很多有关她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

  2012年夏,赵庄的一位叫宋圣启的老人在凤城复新河边拉弦与人闲聊。人们谈到了丰县曲艺的红火年代,谈到“白大妮”。一位家住大沙河镇的老太太说:“白大妮儿的扬琴(琴书)真是没比的,至今想起俺村的老戏迷来还想哭……”原来,她村的大队书记是个老戏迷,特别迷“白大妮”的扬琴(琴书),只要听说“白大妮”在某村唱扬琴,不管十里二十里,不吃饭也得去听。一个夏天的中午,天气很热,书记光着脊梁,穿个大裤衩在家做饭,贴白面锅饼,一边贴一边想着“白大妮”。当有人告诉他“白大妮”已经死了(1998年6月去世)时,他被突如其来的噩耗惊呆了,忘记了手里正拍的白面锅饼,急得猛一拍腚,“叭”的把手里的白面锅饼贴在腚上。

  还有一件事,“白大妮”在丰县城南宋楼唱扬琴时,人们都听迷了。一位姑娘也是戏迷,时刻想着“白大妮”,中午做饭,拿着面瓢去挖面,问她娘:“白大妮儿在哪缸里来?”逗得一家人都笑了。

  当年,“白大妮”唱到哪里,一些戏迷就跟到哪里,人们的魂好像被“白大妮”牵走似的。她在哪里说唱“灯戏”(晚上说唱),场地上半下午便摆满了砖头、板凳、平车,孩子们和老年人更是早早便去占座,否则就进不了书场,占不到好位置。

  ●●●艺术成就●●●

  “白大妮”艺术越来越精,名气越来越大,登大台,拿大奖,上广播,上电视,录音、录像、出版唱片、录音带,名噪黄河两岸。1985年至1987年的三年间,就有江苏音像出版社、齐鲁音像出版社、中国唱片出版社等多家音像出版发行单位录制了她的长篇大书《马踏河间府》、《十把穿金扇》、《大明香罗帕》、《审姚大》等,先后出版了百万张唱片,盒式录音带更是数不胜数,各地城乡普天盖地,到处都能听到白大妮儿的琴书。回大陆探亲的老台胞,专门带她的琴书音像制品回台湾。他们说:“听她的戏就像又回到了童年。”

  “白大妮”陈元爱之家可算是曲艺世家,从她本家叔到她的子女,都是从小学唱曲艺。她的女儿彭雪芹,多次参加县市汇演获奖;长子彭智贞,从小学拉弦,经常出现在戏曲舞台上;次子彭朝贞,十来岁就学说书,并拜著名快书艺术家刘蔚兰为师。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丰县艺人黄小玲、王德伦夫妇就是在陈元爱、彭利华夫妇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被誉为“苏北曲坛新秀”,2002年,丰县县委宣传部授予他们夫妇“德艺双馨”民间艺术家荣誉称号。

  “白大妮”离开观众已多年,但她的音容笑貌依然萦绕在老观众的脑海里,她的艺术形象依然传颂在黄淮大地上,扬琴这个古老的经典艺术被她演绎的出神入化,被她传播的深入人心。“白大妮”的演艺人生和她的传奇故事将像琴声一样,久久地回荡在苏北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