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琴鼓网
加入收藏

市级非遗徐州琴书传承人-刘连勋

更新时间:2015-10-06 文章作者:管理员 信息来源:徐州琴鼓网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

详情介绍

        见到市级非遗《徐州琴书》传承人刘连勋时,记者有点迟疑,因为眼前的这位老人实在看不出些许“文艺风采”。消瘦的脸庞,黝黑的皮肤,朴素的衣服,戴着一副老花眼镜,尽是岁月的印记。

  从小钟情徐州琴书

  1935年,刘连勋出生在涟水县前进镇。他从小就喜欢听徐州琴书(淮海琴书),听完老一辈琴书艺人表演后,自己回去就模仿哼唱。1958年开始,他先后在涟水县同兴农业中学、李集农业中学和高沟农业中学教书,直至1962年。

  “农业中学,半天上课,半天劳动。”刘连勋对记者说。

  1963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毛主席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鼓励曲艺人员编创新曲目,为工农兵服务。刘连勋创作了第一本徐州琴书新曲目《出苦海见青天》,开创了演唱新曲目的新局面,一炮打响,在当时的涟水曲艺界引起强烈轰动。

  1965年,徐州琴书资深老艺人潘宏德发现刘连勋很有潜质,便收其为徒弟,传授其徐州琴书。刘连勋凭借对徐州琴书的热爱,潜心学习、不断进取,从最初的伴奏到后来的主唱,演唱水平逐渐成熟,日益精湛,在徐州琴书艺人中逐渐享有盛誉。

  凭借《出苦海见青天》一炮打响后,刘连勋又陆续改编和创作了《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涟水城下七昼夜》等多个新曲目,在涟水县内外广泛传唱,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喜爱。

  随着治淮工程如火如荼地开展,与各条战线一样,刘连勋也响应号召加入到治淮大军中来,成为涟水县第一个把徐州琴书带到治淮工地的艺人。他先后随涟水县治淮民工团部在淮沭河、淮泗河、京杭大运河等多个工地进行演出,并传授技艺给喜爱徐州琴书的人。

  “徐州琴书,其源头属于邱祖龙门派体系,邱祖的十大门徒中第九位传人柴氏就是琴书的始祖,迄今已逾六百年之久(元末明初公元1350年前后)。其依据是邱氏所定的世系排辈,其世袭辈分排为二十个字:‘道德通玄静,远长字太清,忠理志成信,何教永元明。’这二十个字周而复始,轮番使用,至今在涟水已传到了二十二世‘德’字辈,也就是说徐州琴书已经相传22个世系了。”刘连勋说。

  徐州琴书的第一个脚本

  “徐州琴书的第一个脚本取材于清乾隆51年的一个故事,那年,江南蛮子罗三元运漕米进京,回来路过山东临清时,拐骗了当地的妇女。不料,途经宿迁境内事情败露,当地群众砸船救人。”刘连勋说。   说书人把这个题材编成曲艺脚本,利用河南坠子伴奏,采用柳琴戏唱腔,最后演变成为徐州琴书。据传琴书始祖柴氏是泗阳县境内人士,辈分相传到十五世时,琴书大师李义成因师兄弟关系不洽,受同门陆陋受师兄弟的排挤,便决定自立门户,为了和原来门派有别,自称南门,原柴门称为北门,这便是琴书史上南门和北门之分。即使是分门立派,至今不过相传七世,但是南门的门徒已遍及泗洪、沭阳、淮阴、涟水等地。

  辉煌的历史成为了过去徐州琴书演唱艺人在建国前只是将此作为以艺谋生的一种手段,以说唱形式活动在茶肆酒楼、市井书场收取一点薄酬,赖以养家糊口。

  建国后,艺人的社会地位得到飞速提升。“1974年开始,县委日益重视曲艺工作,开始有组织地发动艺人进行文艺演出。当时,我们拿着县委宣传部的介绍信,挨个村庄演出。一场演出两个半小时,有5元钱报酬。这在当时是巨款了,因为当时农民出工一天才能得到8分钱至1角钱。我们两个半小时的收入是农民50天的收入。”刘连勋的语气中满是自豪,但也听得出今日的落寞。

  1991年开始,徐州琴书堪称辉煌的历史真的成为了历史,艺人们的收入不再那么丰厚,好在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文艺工作。1984年,刘连勋加入淮安市曲艺协会并任副主席;1999年,任前进镇老龄委、关工委副主任,并工作至今;2003年,他被聘为前进镇特色文化之乡徐州琴书组顾问;2007年加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08年加入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

  徐州琴书:

  徐州琴书上可追溯至元末明初即公元1350年前后,又名“淮海琴书”、“扬琴书”,亦称“打蛮船”等。在全国范围内,是流行面较广的一大曲种,它以优美的音乐和悦耳动听的唱腔吸引着不同年龄层次的听众,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