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琴鼓网
加入收藏

让徐州琴书重扬古韵

更新时间:2015-10-19 文章作者:管理员 信息来源:徐州琴鼓网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

详情介绍

       3月11日晚7点,位于翟山附近的“跑马汤”里传来阵阵清脆的琴书声,朴实的语言、地道的唱腔,让人忍不住循声找去。

       进入饭店,即刻有种恍惚的感觉,似乎穿越到了民国。服务员穿着旗袍和大马褂,大厅之中头顶有天穹,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众多包间呈井字形,“井”字的中间有一个高十多米的戏台,气势恢宏。楼上楼下共三层,靠着天井的包间只要打开窗户,就能看到戏台。台上一位老者和一男一女两位年轻人,正在表演琴书。老者是徐州琴书领军人物、徐州琴书国家级传承人、徐州琴书研究会会长魏云彩。两位年轻人是他今年二月份刚收下的徒弟。

       了解魏云彩的人都知道,他以前可是绝对不会在饭店演唱的。现如今,楼上楼下十几张桌子的客人,吃的喝的,懂琴书的,不懂琴书的,想听的,不想听的都有,魏云彩在台上却唱得很卖力。“徐州琴书如今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专门出台了扶持政策。”走下台的魏云彩说,“现在的当务之急,一是培养观众,二是培养传承人。”

 1.jpg

魏云彩师徒同台

2.jpg

魏云彩收徒仪式

3.jpg

文|刘苏 图|仲冬竹

  ●30年,徐州琴书入骨髓

         魏云彩的家乡在邳州市占城镇与紧邻的土山镇,历史久远,文化底蕴厚重。他小的时候,镇上几乎没人见过电视,更别提电影。唯有十天四个集日上,民间艺人此起彼伏的琴书、大鼓、评词等悠扬唱腔,犹如流行乐,持续飘荡在乡野间。

       只要有集日,下了课后的少年魏云彩就会奔跑在尘土飞扬的乡间小道,赶去听唱。这一听,就会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饥饿。和其他听热闹的不一样,魏云彩是梦想着有一天可以站在舞台上演唱的,所以,他不仅听歌词,还观察艺人们的表情、唱腔、动作。

       1959年,成立不久的徐州专区文化艺术学校,首次招收曲艺学员,13岁高小毕业的魏云彩,自己背着煎饼咸菜,步行20多公里,赶到邳州考场,无师自通地几句哼唱,旋即被专业老师相中,考入徐州专区文化艺术学校(今市文化艺术学校)曲艺班。

       当时,与魏云彩一起参加艺校曲艺班考试者近2000人,仅收十几人,录取者即可享受每月12元的补贴。这在三年自然灾害初露端倪的当年,可作颇为丰厚的一笔生活费。魏云彩幸福无比地说,自己倾心的琴书,不仅带来精神享受,在当时也带来了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之后,魏云彩拜著名琴书艺人杨士喜为师,专攻徐州琴书。不过,两年后,学校还是因为自然灾害解散了。老师加上优秀的学生一共13人被分配进了徐州曲艺团,魏云彩是其中的一个。

       上世纪50年代,徐州琴书那是相当火爆,全市供琴书艺人演唱的小书场就有30多处,其中有两个较大的曲艺演出阵地,一个是位于现海关大楼址的百花园,还有一个庆云书场(庆云桥南头老鼓楼电影院),300多名职业琴书艺人每天轮流演出,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后来,甚至还出现了一种计时门票,根据观看时间长短来收取票价。

       魏云彩随团出演,不仅在徐州演,全国各地都跟着演。不到16岁的年纪,一下子就脱颖而出成为了台柱子。他当时一天最少两场,一年演出近千场次。50多个新老琴书段子,轮番演唱,不愁没观众。

       1965年,四清运动开始了,演出基本停了下来,到1966年,文革开始,所有的文艺活动都停摆了。1970年,徐州成立了文工团,魏云彩和其他的演员们一起到无锡集训,学习跳芭蕾舞《红色娘子军》,一直跳到1973年才改成歌舞。

       1975年,江苏省首届戏曲汇演举办,才宣告戏曲演出正式恢复,魏云彩又可以登台唱琴书了。1977年,曲艺团收了20名学生,分给魏云彩四人,两男两女。但后来,只剩下了两名女生,一个叫蒋立霞,一个叫张巧玲。

       传统琴书表演形式是单口或对口(双人档)。魏云彩为了让两名学生都有同样的上台机会,因人编戏,根据蒋立霞俏丽清新、长于塑造潇洒泼辣的年轻女性,张巧玲雍容富丽,善装扮沉稳持重的中年妇女的演唱风格,先后创作出《两样心肠》等,师生联袂献艺,独创徐州琴书的三人同台演唱形式,舞台视觉效果好,唱腔丰富,利于人物塑造,大受欢迎。这个“三人档”合作30多年,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各类赛事,连连获奖,在全国各地演出千余场次,成为徐州琴书的“招牌档”。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开放带来文艺的复兴。魏云彩恰逢40岁壮年,演出创作进入黄金期。在演出实践中,魏云彩既尊重传统,又不断革新。他结合时代创作了《家属来队这一天》、《两样心肠》等二三十个新段子,格外受欢迎,有时一天马不停蹄演三四场。

  ●下半生,心怀琴书鸿鹄之志

       时光荏苒,徐州琴书曾经的辉煌已然不复存在了。曾经一天赶两三场,到现在一年也就20场;曾经一个曲艺班2000人报名,现在全市专业琴书艺人不到10人;曾经的补贴可以养活一家人,现在进团的新人也就一两千块钱……徐州琴书种种式微的表现,魏云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很多人都在说,“如果魏云彩不唱琴书了,徐州就没有琴书了。”好在,魏云彩已经视琴书为“命”。2007年,魏云彩退休了,但却一直是退而不休。他一方面尝试着为传统的徐州琴书建立现代化的音像数字库。他从挖掘整理传统老曲目入手,广泛收集唱片、磁带、录像带等近500盒(张),将最早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琴书艺人的电台录音,转换成数字音像,以便长期保存不失音(像);计划出版20万字的《徐州琴书研究》,以自身经历,详述徐州琴书的起源沿革、曲牌词格、曲例评析。另一方面,他一直在努力寻找接班人。

       多年前,魏云彩多方奔走和努力,曾在徐州艺校开办两期徐州琴书专业班,仅有的15名学员,毕业后并没有全部成为琴书演员,之后再无后续。2012年,魏云彩又在利国开办了一个培训班,也就是在这个班上,他发现了一个好苗子,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和他一起在台上演唱的女孩。

       这个女孩叫徐妮娜,家里五辈人都是吹唢呐的,形象好,嗓子也好,魏云彩就有意收他为徒,可是,这位26岁的姑娘压根瞧不上琴书,“土的很,学这玩意能有什么出路?”所以,一开始魏云彩给她打电话,想要教他琴书时,她想都没想就回绝了。

       碰了一鼻子灰的魏云彩没有就此放弃,因为凭多年的经验,这个孩子的形象、气质、嗓音都太适合唱琴书了,教了这么多学生,还没有遇到一个这样的好苗子。

       后来,魏云彩让镇上的党委书记给徐妮娜打去电话,让她无论如何过来听他唱上一段再说。听过了魏云彩的演唱,徐妮娜决定学了,“好听,洋气!”

      其实,魏云彩广泛吸收黄梅戏、评剧、河南大调曲等姊妹艺术的精华元素,移植借鉴,克己之短,通过发声吐字,字头字尾的组合,音轻音重的调节,早已丰富、强化了原有的琴书韵味。徐州琴书不再是那种唱腔缺变化、音乐性不强的“土得掉渣”的琴书了。

       通过这件事,魏云彩也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让更多人听到徐州琴书,只有亲耳听到,才会知道它好听在哪里。这也是他愿意来现代饭店驻场的原因之一。

       一年多前的初冬,饭店老板找到魏云彩时,他刚刚做完心脏塔桥手术。在看完现场的情况后,魏云彩当即就点头了。一个月后,他就带着两个徒弟登台献唱了,而且是免费的。

       3月11日晚上,正在候场的魏云彩碰到了来饭店吃饭的外甥,听闻姑父在这里唱戏,极为震惊地连问了好几句:“你怎么能在这唱?!”早已经习惯了旁人惊讶眼神的魏云彩很淡然:“这里有观众,还能锻炼徒弟。为了徐州琴书,我什么都能干!”

       魏云彩的两个徒弟很争气,平时参加比赛,唱不到三句就会让所有的评委点头。明年五月,徐妮娜还要参加江苏省文华奖的决赛。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届河南宝丰马街书会曲艺邀请赛中,师徒三人合演的徐州琴书《装灶王》从全国180多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徐妮娜还获得了优秀青年演员奖。 

       门前冷落车马稀”已经不可抗拒地成为了徐州琴书的缩影。但魏云彩仍心怀鸿鹄之志,他说现在市委市政府已在云龙湖边给了间茶馆用于戏曲演出、排练,每年还为徐州琴书进行专项拨款,加上自己的微薄之力,魏云彩相信,总有一天徐州琴书能够重扬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