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琴鼓网
加入收藏

柴门第19代传人-王作迎

更新时间:2016-02-19 文章作者:管理员 信息来源:徐州琴鼓网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

详情介绍

        王作迎(1949-),男,出生于邳州连防乡艾山村一个地主家庭,丘祖龙门派柴门第19代传人,他是目前邳州琴书民间艺人中坚持唱书年事最高的一位,王作迎自幼受环境熏染就喜爱上了琴书,自学掌握了拉坠胡的技巧,并掌握了许多曲目,1965年高中毕业后便打算以唱琴书来谋生。但是琴书行业规定琴书艺人必须要有师门,否则不允许卖艺。所以,王作迎带艺入门,拜宿迁(当时隶属于徐州)琴书艺人汪培清(柴门第18代传人)为师,从此迈入柴门。

       王作迎没有搭档,一个人靠唱单挡打开了局面,其出从的演唱很快获得四邻八乡群众的欢迎。20世纪60年代中期,邳州农村生活贫困,农民白天下田劳作或外出乞讨,晚上才有些许时间。王作迎就白天去乞讨,晚上给乡亲们唱琴书赚些家用。他回忆:当时唱一个晚上最少收入一毛钱,多时可以赚到二元钱(当时鸡蛋4分钱一个,二元钱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二三十元)。王作迎有了较为稳定的经济收入,与1968年娶妻成家。

       文革期间,农民们极度缺乏娱乐活动,一些老人就偷偷地凑了一毛多钱请他唱《四公传》(传统戏曲),王作迎欣然应允,结果被定为“现行犯革命”,要押送监狱服刑。他借口回家取衣服连夜携妻逃离家乡,直至1976年文革结束后才返回到家乡。这六年间就是依靠拉着坠胡唱琴书才解决了一家人生活问题。文革后老书解禁,徐州琴书枯木逢春,王作迎有了再次展示自己才华的天地。他除了在徐州周边的乡镇演出外,还曾经远赴吉林长春在书场唱达半年之久。

       王作迎没有搭档,以唱单挡琴书为主,由于缺少了女搭档的配合难免表现力单一他就发挥自己文化程度高、阅读范围较广的优势,在书目内容上做足文章,或移植其他曲艺的节目,或改编一些老书,大大丰富了其演唱内容;另外,他在演唱时注意文学手法运用,使得其演唱内容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文革期间王作迎为了躲灾走遍了山东、安徽、江苏偏远乡村,为了迎合当地观众的需要,他经常注意观察演出地的民俗语方言语,并安插进唱腔,所以他一开腔往往能赢得当地观众的喜爱。缺少了搭档配合,王作迎必须一个人独自演唱,长时间疲劳导致王的嗓音嘶哑(民间俗称“卡嗓”),但这种嗓音却使他的演唱别具沧桑意味。

       王作迎近年与女儿、女婿一同给音像社录音,共录制了8个长篇书目,200多张碟片,他负责书目内容写作与整理,女儿与女婿则把歌词进行装腔,他有时也与女儿、女婿一同唱三人挡琴书。他把精力更多的关注到琴书书目创作和整理中,除了用文字记载下以往徐州琴书的老书目,还自己改编了《大春秋》、《隋唐演义》、《呼家小将》、《血溅鸳鸯谱》等书目,加上整理的书目一共有80多本,字数高达300多万字,可谓是徐州琴书民间书目大全。

      王作迎唱书不仅给王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而且给他带来了欢乐,他认为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唱书得到了体现。王作迎习惯在外摆地摊或唱书园子,但现在书园子都被拆掉了,城市又不允许摆地摊,他就见缝插针地在农村的集市上唱几段来过过瘾,或是应邀参加一些文化活动和红白喜事。若是有时间,王作迎不忘农民本色,到自家地里去打理桃树,种些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