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琴鼓网
加入收藏

琴书伉俪的悠悠往事--孙成才、朱邦侠老艺术家

更新时间:2016-05-13 文章作者:管理员 信息来源:徐州琴鼓网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

详情介绍

    在夹河街小北门社区,住着一对琴书伉俪孙成才、朱邦侠,他们的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徐州琴书事业。如今近过八旬的老人已经很少出门,但家中时常还会飘出苍凉的坠胡声和老唱片播出的夹着杂音的琴书,仿佛在追忆着悠悠的往事和徐州琴书辉煌的那个年代。

    家境贫寒,为谋生学习琴书

    今年86岁的孙成才,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一个偏僻的乡村,自小家境贫寒。全家十口人只有五亩地,一年的收成经常是吃不到半年就没了,孙成才原本有8个兄弟姐妹,后来饿死了两个。

 res01_attpic_brief.jpg

二老演出剧照

res03_attpic_brief.jpg

 

res05_attpic_brief.jpg

夫妻合影,岁月沧桑,真情依在

 

    一张唱片救活了十几个厂家”

    孙成才小时候,全村人唯一的文化娱乐就是听琴书。他邻居家有个大哥哥就是唱琴书的,经常在村里演出。村里有演出时孙成才就在村子听,逢集时就到镇上听,每每都听得如痴如醉。待孙成才长到十四五岁时,父母见他如此喜爱琴书,也希望他能有个谋生的技能,就请邻居教他唱琴书。

    如今的孙成才有很多记忆都模糊了,甚至连自己的出生年月都记不清楚,但仍然记得他的启蒙老师,也就是那个邻居名叫李殿奎,比他大十来岁。父母让他拜李殿奎为师,但李殿奎还想考验考验他,于是答应他父母说:“让孩子先跟我玩玩再说吧!”

    说是“玩”,但其实是在考验他能不能吃苦,有没有唱琴书的天赋。李殿奎先是让他干些杂活,然后又把出生15天的女儿小琴交给他带。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怎么会带小婴儿?李殿奎买了一只产奶的羊,让孙成才每天挤羊奶喂给小琴喝,换尿布、洗尿布也都是他的活。小琴在孙成才的呵护下长大,两人感情甚为深厚,后来孙成才到徐州工作后,小琴还经常来看望他。

    一段时间的考验过后,孙成才终于正式开始学艺了,因为辈份的关系,李殿奎“代师收徒”,让孙成才称他师兄,但实际上都是李殿奎亲自传授。三年后,孙成才顺利“毕业”,可以独立演出了。他奔波在家乡及周边地区四处唱琴书,渐渐唱出了名气。

    戏校教学,桃李满天下

    和孙成才为了谋生学艺不同,出生于徐州新沂的朱邦侠出身梨园世家,父母就是唱琴书的,朱邦侠和弟弟从小就学唱琴书。有一年因为母亲得罪了地主家的小老婆,一家人逃到南京卖艺为生,后来熬到了“打土豪分田地”,爷爷到南京把他们一家接了回来

    回到新沂后,朱邦侠经常和弟弟一起同台演出,很受瞩目。在她22岁那年的一天,她和弟弟一起在新沂小戏园唱戏,孙成才也跟着师兄一起来演出。朱邦侠的一位师嫂见他们二人年龄相当、郎才女貌,便有意撮合,从此成就了一对琴书伉俪。

    结婚后,孙成才和朱邦侠便成了一对搭档。朱邦侠当时已经是新沂曲艺队联合会主任,就把孙成才调到新沂一起工作,这对珠联璧合的夫妻在新沂及周边地区红极一时。

    1957年,他们参加徐州会演获得二等奖,得到当时徐州专区的重视。第二年便被调到徐州,到新建的徐州艺校培养艺术新星。徐州艺校刚筹建时设在睢宁,他们夫妻一同到睢宁任教,后来学校又迁到徐州,改名徐州戏曲学校。

    徐州戏曲学校里面有好几个专业,琴书是其中之一,那时候还叫“唱扬琴”。朱邦侠说,他们夫妻俩在戏校收的第一个学生就是魏云彩,当时学校有老师认为魏云彩长相不够俊美,但朱邦侠认为魏云彩很有天分,坚持要收下,而且有远见地认为“曲艺演员长相不怪就帅”,后来才有了被称为“当代琴书第一人”的魏云彩。

    徐州戏曲学校成立三年后,他们带出了14个学生,组织了一个琴书曲艺队,后来壮大为徐州曲艺团,加入了快书、相声、柳琴戏等演员。

    孙成才夫妇一边演出一边教学,为徐州琴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琴书艺人,部队、铁路都派人来向他们学习琴书。文革期间,琴书成了重要的宣传工具,各县轮流办班,邀请他们去教学。朱邦侠在教学方面严谨认真很有一套,学生们在她的传授下,一个月后就能登台演出一些小段。这样的培训班几个月就结业一期,一个班四五十人,他们的学生后来遍布五湖四海。

    为了徐州的琴书事业,孙成才夫妇一直奉献到上个世纪80年代。退休后,他们时常还会参加一些演出。

    几十年前唱的琴书内容,老人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唱词就像刻在脑子里一样,不得不让人称奇。而这两位老人小时候可没上过一天学,孙成才说,他们学艺时靠的都是口传心授,学琴书“敲、打、拉、唱”四样功夫缺一不可。

    长篇的琴书剧本有的一唱就是好几个月,他们不认字是如何识记的呢?孙成才的儿子孙茂刚说,他们的记性超于常人,请识字的人读一遍就基本记住了。但朱邦侠说,他们靠的不是死记硬背。小时候刚学戏的时候确实是照着剧本一句句背下来的,后来慢慢就掌握了戏曲的规律,如何描写人物、渲染环境都有一定的章法套路,掌握之后,拿到新的剧本只要熟悉剧情之后,就可以自己发挥表演了。

    在曲艺界,曾流传“一张唱片救活了十几个厂家”的故事,这个故事和孙成才夫妇有关。1984年,徐州琴书艺术家崔金兰、孙成才、朱邦侠、崔金侠、魏云彩等应中国上海唱片社邀请,录制了中篇琴书《王天保下苏州》等唱片,一时掀起大范围的琴书热。几十万听众争相抢购唱机、唱片,徐州无线电三厂、上海川沙无线电厂等都因此摆脱了困境。当时,徐州城乡到处可以看到人们围着唱机听徐州琴书的动人场面,许多商户也播放徐州琴书招徕顾客。孙成才夫妇俩精心收藏了不少唱片,他们骄傲地说:“当年都灌到几十万张,有的都传到国外去了。”

    琴书伉俪,老来仍有“铁杆粉丝”

    虽然现在的年轻人听琴书的少了,徐州琴书最辉煌的年代已经过去,但仍然有很多执着的爱好者痴迷着琴书,孙成才夫妇仍然拥有不少“铁杆粉丝”。

    安徽泗县一位48岁的琴书女戏迷,经常在网上搜索徐州琴书视频学唱,她特别喜欢朱邦侠老师的唱腔,辗转找到他们家的电话,隔三岔五就打电话来请教,还要登门拜师学艺。朱邦侠对她说自己身体不好不能教学了,她就在电话里唱给老人听,还问自己唱得怎么样。她在视频中看中了朱邦侠的一把坠胡,自己也买了一把,却发现上面的图案并不一样,又特地到徐州来订制了一把一模一样的。

    有一个姓焦的小伙子,专门办了一个琴书网站,天天研究徐州琴书,也经常打电话来向孙成才夫妇请教。还有一个姓陈的年轻人,痴迷徐州琴书,经常登门拜访,想拜二老为师,但老人只能满怀歉意地对他说:“我们确实没有力气再教你了,教不动了。”

    这对琴书伉俪从前教过的学生们,都念念不忘当年的恩师。这几年他们在网上查到老师的信息后,纷纷从上海、安徽、新疆等地打来电话、寄来土特产,表示特别想到老师家里看望。

    有的学生爸妈已经想不起来了。”儿子孙茂刚说,母亲不想让学生登门,是怕给人家添麻烦,也是不想让学生看到自己老去的样子,想把最美好的形象留在学生心里。

    如今,徐州琴书与苏州评弹、扬州评话被称为江苏省的三大曲种,与北京琴书、山东琴书合称为中国三大琴书。2006年6月,徐州琴书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孙成才夫妻来说,大概是最好的慰藉吧。